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必须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准则)的要求。嘉立电梯通过本文针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影响因素、检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叙述,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对其的认识和电梯检验的工作能力。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是指对重缓冲器被对重完全压缩时,电梯顶部的相关安全尺寸必须满足准则的要求。一些大楼设计时按照标准楼层的高度来设计,但有时由于楼房建造的误差以及开发商为了后期装潢的需要而订购超高的电梯轿厢,这样就使电梯顶层安全空间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则会使对重缓冲距限制在很小的允许值。由于新装电梯的曳引钢丝绳伸长的很快,就会导致轿厢撞击上极限开关前,对重就已经撞击到对重缓冲器了,这显然不满足相关要求。电梯维保单位则会通过裁剪曳引钢丝绳的方式来增大对重缓冲距,通常都会使对重缓冲距保持在较大值,这样可以很长的时间都不再需要裁剪钢丝绳,而这样做则忽视了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
电梯检验人员通常会测量对重缓冲距来判断上极限开关是否会在对重撞击对重缓冲器前起作用,而忽视了对重缓冲距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影响。
准则对新装电梯要求检查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而在定期检验中不要求测量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所以电梯检验人员在定期检验中很少去检查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是否满足要求。在电梯检验人员检查电梯井道的时候,如何发觉电梯顶部的空间较小时,有必要将电梯轿厢开到顶层端站平层的位置来测量电梯顶部的空间尺寸,将允许的最大对重缓冲距计算出来,与实际测量的对重缓冲距进行比较,如果实际测量的对重缓冲距大于允许的最大对重缓冲距,则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不满足要求。因此,电梯检验人员需要要求电梯维保人员通过在对重上增加调节块来使对重缓冲距处在允许的范围内。
新装电梯的顶部安全空间不满足要求通常是将不满足安全尺寸位置的机房与井道间的楼板打通,在打通的楼板上方采取钢板防护的型式来解决。如果不能采取这种方式,则通过降低电梯轿厢的高度来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可以看出,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增加的安全空间尺寸有限,导致对重缓冲距允许的取值较小。
电梯的维修保养单位必须采取裁剪曳引钢丝绳的方式来增大对重缓冲距以满足上极限的要求。为了保证长时间不需要再次裁剪曳引钢丝绳,通常会使对重缓冲距处在一个较大的数值上,而他们往往会忽视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致使电梯顶部安全空间不满足要求。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在电梯冲顶的时候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要求至关重要。电梯检验人员作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对此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保证电梯设备本身以及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