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好“四张牌”创新电梯社会综合治理

2017-11-10 15:45:46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0

    电梯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今年来,杭州局采取多项举措,在拱墅区设立试点,创新开展电梯社会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和较好社会反响。
    首创电梯“养老保险”,打好“生态管理”牌。在全国范围内首创“电梯养老”综合保险,引入保险和第三方机构监管的“新鲜血液”,利用市场机制来约束和规范电梯各方责任主体,开启了电梯社会综合治理新模式。通过合理利用电梯“养老保险”,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作用,利用市场机制来约束和规范电梯各方责任主体,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打破传统的以政府监管为主的监管模式,打造出服务于电梯监管的全新生态管理模式。目前小河佳苑、大浒东苑B、C区、清水公寓的部分电梯成为首批参保电梯,也拥有了全国第一批“电梯养老”综合保险保单。下阶段,将在拱墅区进一步推广试点参保试点工作。
    持续发力“阳光体检”,打好“服务外包”牌。2016年在全国率先引入第三方机构力量,对电梯进行“阳光体检”,以第三方电梯专业体检服务机构来监督维保质量为核心,破解电梯维保监管“盲区”。今年持续发力,强势推进电梯维保质量“阳光体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继续引入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辖区内电梯维保质量进行体检,给电梯使用管理者、维保单位带上“紧箍咒”,切实消除电梯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共完成电梯“阳光体检”641台,抽查维保单位47家,发现各类隐患10243个,整改隐患7785个,整改率76%。开展维保现场执法抽查15次,开具特种设备指令书9份,立案调查维保单位3家。
    开展电梯“众保培训”,打好“群众自治”牌。在湖墅街道清水公寓进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区进行推广电梯安全联动众保模式,形成多元共治格局。通过在电梯实训基地举办培训班,让群众了解电梯基本构造和原理,掌握电梯安全运行、文明乘梯及困人救援等基础知识,发动群众关心爱护电梯、监督物业、维保履职,当好安全知识宣传员、运行状况巡查员、责任落实监督员、隐患通报信息员和矛盾纠纷协调员“五大员”。共举办培训班三期,培训100余人。
    建立电梯“智慧平台”,打好“数据信息”牌。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建立“电梯监管阳光平台”,集成了电梯安全运行档案信息化、电梯故障跟踪闭环阳光化、电梯网格管理清晰化等功能,推动电梯使用、管理、维修保养全过程要素监管和风险预警移动化、数据化,落实解决辖区内电梯维保单位和物业单位在电梯管理中责任不清、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等问题。目前,已建成软件电脑操作平台和手机APP终端,在大关街道、拱宸桥街道和上塘街道开启试运行,200余台电梯纳入试点。计划到12月底完成一阶段的建设,平台终端、APP软件可以支撑1000台电梯设备运行状态存储。